For the accurate expression of my context, this article is presen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. I kindly recommend using ChatGPT for a basically understandable translation.
我生長在21世紀的臺北市,一個不能在街頭聽見火車笛響的地方。老臺北人的記憶深處,夜裡的特快車彎過城門,在一棟又一棟絢爛的商場底下催著柴油引擎加速,與我們的生命並沒有重疊。

我對鐵道的憧憬,大約來自童年的旅行時光。那時的我,喜歡趴在復興號火車偌大的窗前,瀏覽沿線飛逝的風景;我也曾仰望高聳的斷橋,在頹圮的紅磚殘跡底下,想像火車當年呼嘯而過的神氣模樣。能搭著火車自在的漂流、無憂無慮的幻想,是世上再也浪漫不過的事。

在接觸攝影之後,我立志要用相機,把所有正在消失的鐵道風景記錄下來。透過觀景窗,12歲的我看見了琳瑯滿目的老火車,和埋沒在荒草中的舊鐵道,它們曾經承載著台灣無數旅人、無數個屬於每個城鎮的故事。

See also

Back to Top